找到相关内容639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三论宗师资传承略探

    他的《广百论》就是在钵罗耶伽写的。当然他去过的地方绝不止此两处,不过两地流行他的故事较多。不久,他又回到南印,这大概是龙树去世以后的事。那时南印一个国王不信,提婆去教化了他,同时还使许多外道也信了...对于三论宗的形成有很大关系,因为马鸣是大乘佛教的复兴者。大乘佛教在佛灭后不久,由于小乘佛教的盛行使大乘佛教一直处于潜伏状态,部分弟子只好先将大乘典籍收藏起来,因为其与盛行小乘的主流思想不符。大约在佛灭...

    道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5057990.html
  • 以一身来担人间苦——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二

    血和肉来”(《坟·论睁了眼看》),因此,写一般人因为人生失意而看破红尘,皈依佛门不一样,鲁迅虽不信,但他对人生苦的理解却更接近佛教真义。终其一生,他都是执着现世,奋斗不已的。创作于1924——...无神论》”(《鲁迅的青年时代》),应该说是准确地把握了鲁迅学的特点的。正因此,面对自我灵魂中的“黑暗与虚无”,鲁迅拒绝用任何哲学和宗教的形而上学来掩盖生存中的受苦、怀疑、矛盾和悖论,宁肯自我放逐,...

    哈迎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5758486.html
  • 关于顺治皇帝出家问题

    事实上,董妃起初不是信的,她的信,还是受了顺治的影响而来。顺治在亲自撰写的「董后行状」里的:「后素不信,朕时以内典禅宗谕之,且为解心经奥义,由是崇敬三宝,栖心禅学。」这是最好的说明。  至于顺治...没有成为一个基督徒。后来,顺治学之后,成为佛教徒,便与汤若望逐渐疏远了。这在「汤若望传」中,也有记载:  顺治由杭州召了些最有名的僧徒来,劝诫他完全信奉偶像。若望尽他能力所及,使这被眩惑的人,恢复他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1659464.html
  • 儒释道:纷争与融和

    的儒家哲学已吸收并消化了释老之学的精华。以后的宋明理学家治学门径大凡如此。如程颢虽不信,然对于释、老之书却颇感兴趣,自十五六闻周敦颐论道后,便有求道之志,但‘未知其要,泛滥于诸家,出入于老、释者...‘十分天下之财而有七八’(《旧唐书?辛替否传》)。这就为佛教的进一步流行提供了物质基础,佛教这时的社会福利及文化教育事业也达到了鼎盛。而且在隋唐时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学派,其中影响较大的宗派当推...

    胡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3159478.html
  • 开佛法本意,扬慈悲真髓——漫话佛教医学(2)

    眉须堕落,举身洪烂,鸟栖鹿宿,人迹永绝,沾污亲族,人不喜见,名之癞病。何罪致之?罪言:“以前世时坐不信三尊、不孝敬父母,破坏塔寺,……故获斯罪”。   显然人生恶行,诸如不信、不孝敬父母等等,也会有...不信,欲躬见为验。谶即以术加逊,逊见而骇怖。谶曰:宜洁斋戒,神咒驱之。乃读咒三日,谓逊曰:鬼已去矣。时境首有见鬼者云,见数百疫鬼奔骤而逝,境获安宁,谶之力也。逊益加敬事之。这是高僧以疫鬼为引致疾疫流行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1559655.html
  • 现代禅及其思想特色

    纯粹地给予,对人没有丝毫的主宰欲,乃至尊重别人不信、不学的权力和自由;第十九,对于佛法,他了无滞碍,随心所欲,自由创作,而确信大致不会偏离经论大义;第二十,他明见“悟道”不是一种经验,悟道只是没有...想学佛断烦恼,却因学而产生更多的烦恼,造成学佛者必须去适应佛法而不是以佛法来契应世人的现象。虽然就精神内容而言,佛陀的教法是法住法位或法尔如是的,是亘古恒新、颠扑不破的,但是在表达形式方面却不宜...

    张嘉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5460045.html
  •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

    ,任何人,不论信不信,都当遵守十善法;任何时代任何地方,不论有佛教没有佛教,都当遵守十善法。所以十善法是一切善法的基础,也是一切律仪戒的基础,更是无上佛道的基础。故在《大智度论》卷46云︰“有二...僧俗众共轨,世出世间、有,都能适用,又易实践的道德轨范。十善法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伸缩性,所以也是极富弹性的菩萨戒法。  古代汉传的大乘佛教诸大师们,对于菩萨戒的观点,仅采用少数几部圣典,例如《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460068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蓝图(下)

    的人难免,现在、未来的人也莫不如是。所以这是普遍如此、必然如此、本来如此、永恒如此的真理。   佛教是合乎真理的宗教,因此翻阅古今历史,如梁武帝弃道向,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,宋朝名相吕蒙正说:“不信三宝...行佛劝善;乃至佛教五大论师:马鸣、龙树、提婆、无著、世亲等,无一不是从外道而改宗佛教。   信仰佛教,也有层次上的不同,例如,有人“信人不信法”;有人“信寺不信教”、有人“信情不信道”、有人“信神不信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3860086.html
  • 般若义理的探究

    坚定的信念。如果信念坚定,便会破坏信仰。八正道生于正确的信仰, 若无正确的、坚定的信仰,便无八支正道。                    那么信仰与信念如何分别呢?信仰的反面便是不信。例如信是对于起信仰,其反面便是不信。信念则不同,信念的反面非是不信,而仍是固执的信,不过信其疑罢了。换句话说,信仰没有我见,而信念却是固执的我见。所以信念坚定, 便会破坏信仰。  之功德智慧不可思议,不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5160387.html
  • 宋代文人佛教诗文

    净土》。他写了一首《一落索》的词,表达他的佛学观点。但意境造词都不高,就只能提一下了。  北宋还值得介绍的有张商英,他生于仁宗庆历三年(l043),卒于徽宗宣和三年(1121),四川新津人。他早年不信...就是东、西、南、北四门,四门都是一样的。二法本来齐,二切平等,没有差别。  第二个要提到的是王安石。他中年积极参加改革,成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,晚年居金陵,屏除人事学,甚至苏东坡见到他时,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4260568.html